概念
渐进式框架
每个框架都不可避免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,从而会对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,这些要求就是主张,主张有强有弱,它的强势程度会影响在业务开发中的使用方式。
比如说,Angular,它两个版本都是强主张的,如果你用它,必须接受以下东西:
- 必须使用它的模块机制
- 必须使用它的依赖注入
- 必须使用它的特殊形式定义组件(这一点每个视图框架都有,难以避免)
所以Angular是带有比较强的排它性的,如果你的应用不是从头开始,而是要不断考虑是否跟其他东西集成,这些主张会带来一些困扰。
比如React,它也有一定程度的主张,它的主张主要是函数式编程的理念,比如说,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副作用,什么是纯函数,如何隔离副作用。它的侵入性看似没有Angular那么强,主要因为它是软性侵入。
Vue可能有些方面是不如React,不如Angular,但它是渐进的,没有强主张,你可以在原有大系统的上面,把一两个组件改用它实现,当jQuery用;也可以整个用它全家桶开发,当Angular用;还可以用它的视图,搭配你自己设计的整个下层用。你可以在底层数据逻辑的地方用OO和设计模式的那套理念,也可以函数式,都可以,它只是个轻量视图而已,只做了自己该做的事,没有做不该做的事,仅此而已。
渐进式的含义,我的理解是:没有多做职责之外的事。
MVC模式
MVC的全称是Model-View-Controller,模型-视图-控制器,整个结构分成三层:
1. 最上面一层,视图层(View):用户界面(UI)
2. 最底层,是核心的“数据层”:保存数据
3. 中间层,控制层(Controller):处理业务逻辑,负责根据用户从“视图层”输入的指令,选取“数据层”的数据,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,产生最终的结果
各部分的通信方式如下:
- View传送指令到Controller
- Controller完成业务逻辑后,要求Model改变状态
- Model将新的数据发送到View,用户得到反馈
所有通信都是单向的。
MVP
MVP模式将Controller更名为Presenter,同时改变了通信方向
1. 各部分的通信都是双向的
2. View与Model不发生联系,都通过Presenter传递
3. View不部署任何业务逻辑,成为“被动视图”,而所有业务逻辑都部署在Presenter
4、MVVM模式
MVVM模式将Presenter更名为ViewModel(对应MVC中的C-controller),基本上与MVP模式一致。唯一区别MVVM采用双向数据绑定,View的变动自动反应在ViewModel上。
- M(model):模型—javascript object,代表真实情况的内容(一个面向对象的方法)、或表示内容(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)的数据访问层
- V(view):视图—用户界面(UI)
- Viewmodel:在vue中指vue实例对象,是一个公开公共属性和命令的抽象的view;是一个转值器,负责转换Model中的数据对象,来让对象变得更容易管理和使用。
View的变化会自动更新到ViewModel,ViewModel的变化也会自动同步到View上显示。这种自动同步是因为ViewModel中的属性实现了Observer,当属性变更时都能触发对应的操作。
数据双向绑定
所谓的双向绑定,就是view的变化能反映到ViewModel上,ViewModel的变化能同步到view上
vue的定义:
1. vue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
2. vue是一款基于MVVM方式的轻量级的框架
3. vue是一款基于数据驱动、组件化思想的框架
4. vue被设计为可以自底向上、逐层应用的框架
5. vue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,易于上手,还便于与第三方库或既有项目整合
6. 当与现代化的工具链以及各种支持类库结合使用时,vue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
数据驱动:Vue.js 一个核心思想是数据驱动。所谓数据驱动是指视图是由数据驱动生成的,对视图的修改,不会直接操作 DOM,而是通过修改数据。相比传统的前端开发,如使用 jQuery 等前端库直接修改 DOM,大大简化了代码量,特别是当交互复杂的时候,只关心数据的修改会让代码的逻辑变的非常清晰,因为 DOM 变成了数据的映射,我们所有的逻辑都是对数据的修改,而不用碰触 DOM,这样的代码非常利于维护
在MVVM中,M(model)—代表JavaScript Objects,V(view)—DOM也就是UI,VM(ViewModel)----代表Vue实例对象(在该对象中有Directives和DOM Listeners)
在vue.js里面只需要改变数据,Vue.js通过Directives指令去对DOM做封装,当数据发生变化,会通知指令去修改对应的DOM,数据驱动DOM的变化,DOM是数据的一种自然的映射。vue.js还会对View操作做一些监听(DOM Listener),当我们修改视图的时候,vue.js监听到这些变化,从而改变数据。这样就形成了数据的双向绑定。
Vue实现数据双向绑定的原理:
如new Vue一个实例对象a,其中有一个属性a.b,那么在实例化的过程中,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()会对a.b添加getter和setter,同时Vue.js会对模板做编译,解析生成一个指令对象(这里是v-text指令),每个指令对象都会关联一个Watcher,当对a.b求值的时候,就会触发它的getter,当修改a.b的值的时候,就会触发它的setter,同时会通知被关联的Watcher,然后Watcher就会再次对a.b求值,计算对比新旧值,当值改变了,Watcher就会通知到指令,调用指令的update()方法,由于指令是对DOM的封装,所以就会调用DOM的原生方法去更新视图,这样就完成了数据改变到视图更新的一个自动过程
实现数据双向绑定的方法:
发布者-订阅者模式(backbone.js)
思路:使用自定义的data属性,在HTML代码中指明绑定。所有绑定起来的javascript对象以及DOM元素都将订阅一个发布者对象。任何时候如果javascript对象或者一个HTML输入字段被侦测到发生变化,将代理事件变成发布者-订阅者模式,这会反过来变化广播,并传播到所有绑定的javascript对象以及DOM元素上。
脏值检查(angular.js)
angular.js是通过脏值检测的方式,对比数据是否有变更,从而决定是否更新视图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setInterval()定时轮询检测数据变动。angular.js只有在指定的事件触发时,进入脏值检测,大致如下:
- DOM事件,譬如用户输入文本,点击按钮等(ng-click)
- XHR响应事件(http)
- 浏览器location变更事件(location)
- Timer事件(<math><semantics><mrow><mi>t</mi><mi>i</mi><mi>m</mi><mi>e</mi><mi>o</mi><mi>u</mi><mi>t</mi><mo separator="true">,</mo></mrow><annotation encoding="application/x-tex">timeout,</annotation></semantics></math>timeout,interval)
- 执行digest()或apply()
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-订阅者模式(vue.js)
vue.js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-订阅者的方式,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()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,getter,在数据变动时,发布消息给订阅者,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。
具体的来讲,Vue.js通过Directives指令去对DOM做封装,当数据发生变化,会通知指令去修改对应的DOM,数据驱动DOM的变化。vue.js还会对操作做一些监听(DOM Listener),当我们修改视图的时候,vue.js监听到这些变化,从而改变数据。这样就形成了数据的双向绑定。
具体步骤如下:
1. 首先,需要对observe的数据对象进行递归遍历,包括子属性对象的属性,都加上setter getter。这样的话,给这个对象的某个属性赋值,就会触发setter,那么就能监听到数据变化。(其实是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()实现监听数据变化的)
2. 然后,需要compile解析模板指令,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成数据,接着初始化渲染页面视图,并将每个指令对应的节点绑定更新函数,添加监听数据的订阅者。一旦数据有变动,订阅者收到通知,就会更新视图
3. 接着,Watcher订阅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间通信的桥梁,主要负责:
1)在自身实例化时,往属性订阅器(Dep)里面添加自己
2)自身必须有一个update()方法
3)待属性变动,dep.notice()通知时,就调用自身的update()方法,并触发Compile中绑定的回调
4. 最后,viewmodel(vue实例对象)作为数据绑定的入口,整合Observer、Compile、Watcher三者,通过Observer来监听自己的model数据变化,通过Compile来解析编译模板指令,最终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间的通信桥梁,达到数据变化 (ViewModel)-》视图更新(view);视图变化(view)-》数据(ViewModel)变更的双向绑定效果。